人,去将陛下接回来,这里是大齐的后宫,不是党夏的……”毛贵妃吼道。
杨皇后转头看了她一眼,毛贵妃没有继续说下去,但是杨皇后却也没有阻止,对于征说道:“你带人去吧。”
杨皇后说的是“带人”,于征心领神会,杨皇后让他带的人,当然不会是内侍宫女,而是侍卫,是羽林军。
于征应声而去,杨皇后又对戚公公说道:“无妨,你详细说给哀家听听,安大师究竟为何不能送陛下回来。”
戚公公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语气,他道:“刺客挟持了安大师,安大师已是身不由己。”
短短两句话,所有人全都怔住了。
“刺客……还有刺客?”杨皇后难以置信,不仅是她不信还有刺客,而且这老内侍也太过平静了。
戚公公道:“刺客抱着陛下找到安大师,并且挟持了安大师,并且让奴婢过来,告诉皇后娘娘,陛下龙体无恙。”
杨皇后感觉四周的空气忽然变得稀薄起来,她有些透不过气来,她缓缓说道:“刺客有多少人,他们所图为何?”
刺客当然不会真的是让戚公公来报平安的,他要传达的意思,就是小皇帝在他手里。
戚公公道:“奴婢看到的刺客有十余人,他们都是羽林军,起初奴婢还以为他们是奉命来保护安大师的,这才给他们打开院门,放他们进来,他们进来之后,奴婢才看到其中一人怀里抱着陛下……”
在场的羽林军千户孙忠只觉自己的头发根都立起来了,羽林军?这些人竟然是羽林军?或者说羽林军里有刺客?
“不,一定不会是羽林军”,孙忠上前跪倒,道,“皇后娘娘,下官手下的要么是武勋子弟,要么也是几代都在军中效力的,他们对大行皇帝,对陛下,对太皇太后都是忠心耿耿,决不会做出这等事来,下官认为那些刺客都是假扮的,下官请命立即去将刺客拿下!”
抱走皇帝的人
正在这时,一名侍卫跑了过来,在侍卫首领耳边说了几句,杨皇后看到,问:“何事?”
侍卫首领抱拳道:“启禀皇后娘娘,下官手下发现了陛下乳娘的尸体。”
“乳娘死了?”杨皇后虽然沉着,可她毕竟也只是十八、九岁的年轻女子,今夜的事太过跌宕,她一时无法适应。
侍卫首领说道:“乳娘的咽喉上插着一根银簪,银簪上有银作局的标印,下官怀疑乳娘之死与那两名宫女有关。”
宫里的银作局虽然日常都是给主子们打制器物和首饰,但是也会打制些并不贵重的玩艺儿给主子们打赏之用。而在宫里戴银簪的都是宫女。这根银簪上既然有银作局特有的标记,那么侍卫首领认为是和小皇帝身边的两名宫女有关系无可厚非。
杨皇后面沉似水,但是她的心情却有些复杂,甚至还带着一点点的幸灾乐祸。
太皇太后恐怕到死都不会想到,在朝阳宫里还有内奸。
她挥挥手,对千户孙忠道:“你带人去吧,务必救出陛下和安大师。”
安老王妃的身份太敏感了,杨皇后可不想在这个时候,和党夏国有任何冲突。
况且,杨皇后其实并不知道为何安老王妃会在慈恩寺出家,从她进宫的第一年便在朝阳宫里见过安老王妃,之后每年安老王妃都会进宫住些日子,陪太皇太后说说话。为此杨皇后也曾经问过祖父,可祖父却避而不谈。
杨皇后可没有心情在这件事上深究,眼下千头万绪,其实理清了就只有两件,那就是太皇太后死了,小皇帝被绑架了。
终于有人搬来椅子,杨皇后和毛贵妃双双落座,两人这才发现,她们的腿都站得几乎麻木了。
好在现在正是夏秋之秋,天气不冷也不热,否则这样露天站着,就更难受了。
朝阳宫里一片狼籍,地上和墙上鲜血淋漓,无论是杨皇后和毛贵妃,还是这些内侍和宫女们,都是宁可在外面站着,也不想进到里面。
毛贵妃在跪了一片的人群里寻找,她皱起眉头问道:“怎么不见何嬷嬷和桂嬷嬷?”
这两位嬷嬷是太皇太后身边最体已的,与太皇太后形影不离,现在却全都不见了,莫非也死了?
侍卫首领说道:“刚刚混乱之中,何嬷嬷不幸身亡,而桂嬷嬷却不知去哪里了,下官也未曾见到。”
其实何嬷嬷是被沈彤杀的,可是当时那种情况之下,确实也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,他们发现的时候,何嬷嬷已经倒下了,侍卫们还没有来得及去查这件事,杨皇后和毛贵妃就到了。
毛贵妃却没有多想,她以为何嬷嬷是与太皇太后一起死的,她叹了口气,说真的,她对何嬷嬷的印像还是不错的,原本还想拉拢的,现在是没有必要了。至于桂嬷嬷,想来是与乳娘一样,不知道是死在哪个角落里,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尸体而已。
杨皇后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,她是知道何嬷嬷和桂嬷嬷身怀武功的。
她出入朝阳宫的次数远比毛贵妃要多,她与太皇太后之间的关系,也远比太皇